第八十五章 服务和归家(1 / 2)
如果把PC软件市场比作一盘象棋的话,操作系统相当于“帅”,办公软件则相当于“车”,是冲锋陷阵最得力的工具,不可或缺,秦牧的工作虽然不涉及操作系统本身,但却极为重要,因此杜秋不仅给了他10个招募名额,还把李建华和徐永睿也安排过去辅助。
安排好PC市场的开发计划之后,杜秋开始讲起了服务器市场,说道:“就像小吴所预测的那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要建设自己的网站,建网站必须要有服务器,而服务器必须要有三个东西:操作系统、web服务器软件以及数据库软件。”
他在写着服务器三个字的圆圈里画了一道红线,把一侧涂红,写下了Linux的名字,说道:“IBM、SUN、微软等大公司的商业操作系统和我们没有竞争关系,我们需要与之竞争的只有Linux……”
小吴抬了抬手,提醒道:“还有同门师兄FreeBSD。”
“FreeBSD并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盟友,因为BSD许可证远比Linux采用的GPL许可证宽松,我们可以直接从他们那里拿代码过来用。”杜秋笑着做了个类比,说道:“我们现在相当于赤壁之战时的刘备,他们是孙权,虽然家底都不丰厚,但抱团的话还是能和Linux抗衡一下的。”
小吴一想也是,抿嘴笑了笑,示意他继续。
“美国有一个科研机构,叫做NCSA,全称是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在1993年开发了一款叫做Masic的浏览器,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后来演化成了网景。事实上除了Masic,他们还开发了一款叫做NCSA-HTTPd的web服务器软件,这是免费的开源软件,在互联网上很受欢迎,在我离开美国是时候,有一个研发小组以此为基础,发布了一款运行在Linux上的web服务器软件,叫做Apache。”
杜秋在白板上写下了Apache的名字,说道:“如果我预估没错的话,这将是一款杀手级的应用软件,能极大的推动Linux发展和壮大。”
这是事实,Linux在1.0之前只是黑客手中的玩具,1993年的时候只有2万左右用户,1994年发布1.0之后开始朝商业应用方面发展,但因为缺少杀手级应用软件,一直不愠不火,直到1995年4月出现了Apache,Apache在短短一年之内席卷全球,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web服务器软件,助推Linux的用户爆炸式增长,从2万变成了50万,一举奠定了开源操作系统龙头老大的地位。
杜秋为了强调,特意用水笔在Apache上画了好几个圈,警告道:“大家一定要记住,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规则是赢家通吃,而对开源操作系统而言,赢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形成规模,聚拢最多的程序员和厂商,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所以如果我们想有所作为的话,必须尽快拥有自己的web服务器软件以及数据库软件,这样才有和Linux抗衡的资本。”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何力行说道:“这个Apache既然是开源的,我们可以移植到BSD上。”
“这个不用我们亲自动手,很快就会有人移植的,到时候直接用就行了,所以关键不在Apache,而在数据库软件。”杜秋像刚才问秦牧一样,指了指小吴,问道:“给你半年的时间去做这个数据库,要多少人?”
“杜总如果参与开发的话,我只要3个人,如果不参与的话,我至少要10个人,而且不要没有经验的应届生。”
“我会全程参与的,给你8个招人名额,只招应届生,为未来储备人才,薪酬标准和秦牧那边一样。”
经过之前两个月的电子邮件沟通,小吴很清楚杜秋在数据库方面比自己更厉害,闻言大为兴奋,端起咖啡杯,隔着显示器做了个敬酒的动作,说道:“杜总,祝我们合作愉快。”
杜秋回应了她一个致意的手势,然后用水笔在BSD三个字母上画了个圈,分配了最后一件事:“何工,整合4.4BSD和FreeBSD的工作就交给你了。”
当初招募的时候,陈大猷问杜秋他这几个朋友什么水平,杜秋说他们有一流的天赋,却没有一流的机遇,所以都蹉跎了,这话并非虚言,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IT行业几乎一穷二白,从教育到商业,从体制到文化,统统没有成型,秦牧等人即不缺天赋,也不缺勤奋,如果养在大海里,会变成鲸鱼,但呆在小池塘里,最终只能当条鲫鱼。
不过这个评价对何力行不太合适,因为他在美国读完硕士之后,又在那边工作了两年,1994年才因为家庭原因回国的,技术和视野都不差,是5个人中水平最高的一个,他点了点头,说道:“我认识两个曾经参与过FreeBSD开发的朋友,可以招过来。”
“可以。”
“他们俩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在加拿大读书的留学生。”何力行有些局促的抓了抓头发,说道:“美国人工资要求可能比较高,留学生要等到8月才能回国。”
杜秋不愿意破坏公司的薪酬结构,说道:“你先联系一下问问,那个美国的朋友如果愿意来中国,就给他和你一样的工资,如果不愿意来就算了,留学生也一样,8月回来并不是问题,我们这个项目要做很久。”
“我等会发邮件问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