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变化(1 / 2)
洞悉三百两,迂回两个营。
小鬼子的诱导之意很明显,堪称漏洞百出。
杨关没有完全说出来,源于战机稍纵即逝,说一个大概就够了。
左翼的小鬼子忒另类,进攻方式截然不同。
虽然是初次交锋,可以理解为对手的战法不同,但是超出常态太多就不正常了。
其一,小鬼子采取重火力与掷弹筒搭配的战术,利用强大的火力封锁山头掩护鬼子兵突进,这种进攻方式太冒险,有造势的嫌疑。
其二,小鬼子在左翼的进攻态势持续时间长,几乎没有停顿过,兵力越大越多,火力越大越猛。
无论鬼子兵损伤程度有多高,鬼子兵依旧进攻得很猛烈,看似是一支打硬仗的部队。
然而纵观小鬼子的脾性,这种送死的战斗极少发生,何况是在山区中作战,根本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展开就太不正常了。
犬养的小鬼子就是一个岛国,人口极度有限,战损过大,指挥战斗的鬼子军官会上军事法庭,罪责不轻。
故而这种添油战术绝不是小鬼子英勇顽强的战法,而且在故意造势,把战斗演绎到激烈的程度吸引人的视线。
说到底是在误导国军,让国军以为临淮关的小鬼子在强攻先遣队,以便诱导国军渡河突袭而予以迎头痛击。
杨关估计小鬼子有一套缜密的诱导计划,战火转移视线,示敌以弱诱导国军袭击,暗备重兵迎头痛击,甚至于反击过河直捣黄龙。
设身处地他也会这么做,在重炮轰炸河道截断了先遣队退路的情况下,算计国军才配得上一个师团指挥官的身份。
说句不好听的话,几十万兵力针对几千人的先遣队太掉价,在说山区中战线狭窄,兵力太多也施展不灵。
如今,杨关很担心捅先遣队刀子的国军军官会上当,国军一旦全线突袭小鬼子反被重创,结局不堪设想。
损失抗战国力不值得,战线崩溃才是头等大事,小鬼子一旦与北线的小鬼子达成协防的夹击之势,徐州整个阵线都会受到崩溃之危。
而小鬼子一旦占领淮河以北,先遣队也将失去了退路,命运堪忧。
在整局战役受到影响,先遣队面临存亡的时刻,他别无选择,唯有尽全力打破小鬼子的阴谋,为国军创造歼敌自保的机会。
杨关心里很清楚,想致先遣队于死地的国军官僚并不多,对岸的军官也许只是奉命行事,内情耐人寻味。
或许是蒋光头的授意,亦或是某一位官僚的私心私仇,其中必有文章,没必要深究。
当务之急是抗战为要,他又不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先遣队员得知,以免队员心有不甘而做出极端的事情。
就这么懵懵懂懂,不言不语,让先遣队员以为他心存恨意,只待时机成熟而采取行动,队员们就不会愤而走险生出事端。
抗战第一,这是他的原则,在根由没有完全暴露之前默认处之是最好的选择。
杨关怀着心思,目送两个营的夜袭分队从河边迂回小鬼子左翼,逐渐消失在视线之内,带走了一份期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