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中国人类文明起源】(1 / 2)

加入书签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迄今而知的人类约300万年的历史发展中,华夏是人类最早发祥地之一。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陕西的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北京人化石,证明我们的祖先在四五十万年前,就开始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了。

中国的人类发展大约经历了200万年的发展历史。最早一个阶段,人类结成比较松散的群团,过着以灵长类动物采集为主的生活。从北京人的头盖骨上分析可知,人类在四五十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具备较完全的语言系统,人类的交流方式从简单的叫声,转化为发达和复杂的语言体系,这样人类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成为生存的主要方式,可以发展为集体寻找可以食用的食物,可以合作狩猎强于人类的动物等。这段时期人类的语言凝聚人类之间的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语言的特点就是人类之间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人类的语言中蕴含的信息量丰富于动物的叫声,肢体语言,这样人类就会产生丰富思维和意识。语言传播信息的特点具有实时性,空间范围的局限性。借助声波的传输,传递信息,复杂的语言系统必然带动人类活动的合作的复杂程度,这就为集体化的狩猎、集体化的?业做好的交流和合作的基础。这段时期被称为部落,并没有形成社会性质,这段历史人类属于自然动物的发展史。

人类语言系统促进了人类的信息交流,人类越来越依赖于群体的生存能力,人类以家族部落集体化方向发展,只有文字的??立促成了人类走向社会化的发展道路。人类社会的发展优势就是“人类群落的整体生存能力强于单一个体的生存能力”,人类社会化的发展规律是人类具有人类特性的,并且具有社会性质的发展规律。达尔文的自然竞争的法则;“自然竞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纯自然界的纯动物的生存法则,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存在本质的区别。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揭示“人性”的本质,“人性”是人类社会??立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则。尽管我们现代人认为达尔文的自然竞争的法则,类似于今天社会生存法则,但是,达尔文的生存法则是动物的生存法则,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因为,达尔文的法则脱离了“人性”这个本质。

我们决不能把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的法则,引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是需要研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天人合一”的关系,而是不断斗争的关系。人类的特性就是与自然界一切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灾害作斗争,这就是人类的特性。人类不是被动的生存在自然界,而是,主动的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求得生存。这就是“天”和“人”的辩证法,也许众多学者不认可我的这种观点,但是,这就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特点,也是人类的本质,这就是人性。中国的古代有一个伟大的哲学思想者,??立了具有人性的文字体系,这个人就是?}颉。“人性”的思想融入在?}颉??立的“人”字义之中,只是我们忽略了“人”的定义,人的特性,人的终极意义,以及?}颉??字“人”的字义。

人是人类形成的基础,并不是所有的动物人都是?}颉??字意义上的“人”,“人”是动物“人”的一个基本的标准,也就是与自然界的灾害斗争的生存意义。遵循这个法则的自然人,才能成为?}颉??字意义上的人,具有“人”的意识和辨析思维的自然人的群体,才称为人类,?}颉用一个字“从”,“众”表示了人类社会形成。具有“人”的意识形态的起点,应该是?}颉??字“人”,也就是人类的形成是以?}颉??字为原点的。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具有人类意识形态的群体的遵循的最基本的法则,也就是人性。社会就是具有统一的法则,统一的人性基本思想意识形态,凝结成人类的社会。

人类彼此之间的意识和思想之间的交流,交流的范围更加广阔,更加丰富,延续的时间更加久远,语言的弱点也就显现,文字的重要性也就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志,并且,文字不仅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载体,而是,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导向的指南。中国文字融入了?}颉??字的意识形态,通过分析?}颉??立的每一个字的字义,也就是理解?}颉??字意义上的“人、人性、人类、人类社会”的形成的整个过程。对人类自身具有较深刻的辩证唯物的逻辑剖析。

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可以得出,远古时代的猿人属于自然动物的生存时代,演变和进化为智能动物,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一、二十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至迟在4万年前,人类体质发展进入智能动物行列时。这个时期的部落群体虽然通过语言能够统一意识形态,但是这种意识形态的零散的,不固定的,范围也是狭窄的。这段时期属于自然动物时期,并不属于人类的时期,因为,人类意识形态还没有形成概念。

1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原始?业和家畜饲养。?业形成从文字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不仅从自然界学习,而且从动物身上开始学习,人类的学习能力开启了?业经济。这种动物就是--野猪,神?时期,神?“头顶一颗珠”识得五谷,尝得百草,自然不是神?亲自辨析五谷,亲自尝试各种药草,而是人类学会了从野猪身上去识别人类可以食用的五谷,并且可以耕种的五谷。这就是仿生技术的开启了?业文明经济。?业文明的启蒙,揭示了人类从寻找和采摘食物,进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方式。?业经济的出现,也就促进人类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开荒辟地,治理和发展?田,灌溉水利等,更加需要群体化的发展。?业生产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语言的交流难以维系信息量的增加。人类在自然界被动的生存模式进入了主动从事?业生产的生存模式,这就是?业革命。

此后,在适宜农耕的地方出现了相对定居的村落,距今七、八千年到五千年前,?业发展到达到了一定的繁荣阶段。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都反映了各个地域的文化状态。这些也都是史前人类的生活状态的遗存。也就是文献中记载的神?时期。

距今五、六千年间,依赖于?业生存方式的史前先民,?业生产出了遭受自然灾害以外,遭受了严重的动物灾害。动物灾害的代表就是野猪,史前称为九黎(一直以黍为食)、黄帝时期称为蚩尤(出没草丛的疣?),尧舜禹时期称为三苗(很多苗猪)。

炎帝是史前火耕部落的总称,出于少典,少典指?业不发达地区,少典也是指黄河流域。炎帝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是火耕开荒辟地。炎帝世代火耕,表示史前先民火耕的时代很久,大面积的火耕势必造成环境严重恶化,环境的恶化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变化。炎帝时期的火耕造成环境变化的恶劣影响是深远的,导致了黄帝战蚩尤,五帝时期尧舜禹抗击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直接缘由。还有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等,都与炎帝时期的火耕直接存在关联,而且,几千年来,不能再以恢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