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再次合作(1 / 2)

加入书签

持续十多天的北都图书订货会,业已结束。

在这期间,尚瑞达和宁长河二人,专门抽出时间,参加了莫言《丰乳肥臀》的新书发布会。

由于双江社在媒体上不遗余力的宣传,加上莫言凭借早前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球状闪电》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在整个华文作家榜,与刘震云、阿来等人,牢牢占据了头几把交椅。

到新书发布会这天,整个会场,涌来了差不多5000人,盛况空前。

整个签售会,持续了两天,才算结束。

结束签售会,莫大作家的手膀子都差点抬不起来,脸颊因为要长期保持微笑,下来后,跟面瘫了似的。要不是尚瑞达找来专业的按摩师,估计莫大作家得修养好些日子,才能恢复过来。

此次新作《丰乳肥臀》,早在书影内部试读的时候,就赢得了全社的一致看好。宁长河甚至断言,凭借此书,下一届的茅奖,差不多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老实说,得不得奖,莫大家并不放在心上。

他又不缺钱,10多年下来,他的个人稿酬,早就进入千万俱乐部了。

至于名望,他现在还缺那个吗?

此次之所以要参加这个新书发布会,一来是书影的要求,二来是要与北都大学外语学院,商量他所有作品的翻译问题。

这又是尚文远耍的小花头。

有文字以来,整个华夏的历史长河,从不缺乏文豪、大家。

但到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欧洲的文艺复兴,使得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文化,在对外输出上,显得极为羸弱。

就拿文学奖的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来说。

除民国时期的沈从文。以及建国后的老舍,是的确获得过,但因为通讯及诺奖的规则,最终二人与这最高奖项失之交臂。

自那以后。几十年时间,整个中国的作家,无不以诺奖为最高奋斗目标,但却无一入选。

这当然让有诺奖情怀的中国作家群体,有了些许说辞,特别是高行健的《灵山》,在2000年获得诺奖之后,这些说辞更为明显。什么意识形态啦,什么西方文化壁垒啦,什么阴谋啦。等等,一时喧嚣尘上。

但明显人外国人不同意这种说法,比如德国汉学家顾彬,就曾说过:中国当代作家,都缺良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中国的当代文学,都是垃圾。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文字本身来说,都落后了世界太多,怨不得谁谁。

这当然得挨骂,尼玛咱中国历代先贤,随便拉出一位。就甩你西方蛮夷几大街,嚣张什么呀?不就是满清之后,大天朝成了东亚病夫吗?

但骂过之后,有些自认理性的人就反思了。

这一反思,就反思出毛病了。很多人就觉得人家顾彬说得对啊,你看看现在的文学作品。老扯什么鸡毛蒜皮,什么婆媳关系啊,风土人情啊,有什么思想可言?在社会上又有何建树?

于是,口水党和反思党。就乱成一团,各说各的。

直到莫言,莫大作家在高行健之后的十二年,终于摘得诺奖这颗最美的甘果,这些纷扰的说法,才开始安静了下来。

难道是莫言把所有当代作家都超过了?

那当然不是,当代中国文学并不缺大家和好作品,但为什么就莫言得奖了呢?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语言的问题。

整个世界,说汉语、写汉字的人群很多,但都集中在中国。

中国之外,那最大的语种,那还得数英语。

人家诺奖评委都读的是英文作品,你那方块字给他们,人家能看懂吗?

就算有作品翻译成包括英文在内的多钟外语版本,但汉字的神韵,可不是那些只学了几个字的所谓专业翻译就能行的。外译中,要求信、达、雅,同样,中文翻译成英文,也得遵循这个原则。

没在文学领域,浸淫数十年的工夫,可翻译不出什么好作品来。要不,你让一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没啥意思,就一点小意思,给领导您意思意思,绝对没有其他意思”试试看?

更甭提“无间则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这样的文言词句了。

也就是在莫言之后,中国的很多作家才幡然醒悟:奶奶,原来人家看不懂。

尚文远这次想做的,就是想把书影旗下的作家作品,通过专业的翻译,输出到国外去。

精通中、外多门语言,而且专精文学领域的人才,说老实话,不好找。数遍整个大陆,估计一只手都能够数的过来,就全球范围内,这种人才也挺稀缺的。

这工作不好做,但却不意味着不去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