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书一样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自从上次陈晟毫无条件的出兵帮助孟良臣救女之后,虽然事还没办成,可是两人的关系已是日益亲密,已互称年兄了。

“陈年兄,你说的事如果事别人还可以说有可能,可是那宋忠嘛,确实不会的,此人做事踏实,不会投机取巧,因此多少年了还是一个知县。”孟良臣笑着道。

端起桌子上的香茗“滋”的抿了一口,陈晟闭着嘴回味了一下滋味,这才笑着说道:“这宋忠的爹娘真是没文化的很,既然姓宋,就该为他取个好点的名字,比如宋禄、宋财、宋贵、宋喜等等,你是他的上官,你做寿时,听到司仪报说宋忠到,你是个什么心情,所以我估计呀,他的官升不了,跟这个名字也有一定的关系……”

“哈哈哈哈……”知府孟良臣听的大笑不止,几乎笑出了眼泪。

“嘿嘿嘿嘿……”陈晟也笑了起来。

两人笑了一会,这才停下来喝茶,这时,中军进来单腿跪地的对陈晟说道:“启禀两位大人,你们等的人来了。”

“传他们进来!”陈晟坐着说道。

“是!遵令……”中军答应着出去了。不一会,知县宋忠领着赵国华进来了。看了端坐在椅子上的孟陈两人一眼,宋忠对着两人躬身团团施了个礼,说道:“下官,宋忠,见过两位大人。”

赵国华见状,也跟着宋忠的样子,对着孟陈两人施了个礼,朗声道:“海外归来的大明游人赵国华见过两位大人。”

听了他的话,孟良臣没说话,可是那陈晟却说话了,他问道:“刚才你说你是从海外回来的,你是从海外那里回来的?是西洋还是南洋”陈晟博览群书,西洋南洋还是知道一些的,西洋在明朝时指得是印度洋以西的地方,郑和七下西洋时曾经去过,南洋指的是东南亚的全部,沿海的海商做生意就去的是南洋。

“既不是西洋,也不是南洋,是东洋。”赵国华说道。

“东洋?东洋在哪个方向?怎么没听说过。”陈晟怀疑的问道。

赵国华说道:“东洋就在大海的东边,与大明隔着一片五万里宽的大海,此海名叫太平洋,顺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直走,风平浪静时坐大船要航行三年才可能到达。”

“啊?这么远,而且你说风平浪静时坐大船要航行三年才可能到达,这是什么意思?”陈晟又问道。

看了众人一眼,见知府孟良臣也在凝神听自己说故事,赵国华淡淡一笑,说道:“这太平洋,水深万丈,无风时一平如镜,碧空如洗,可是一有风,就变的天昏地暗,浪高千尺,水面旋窝宽达数十里,因为这片大海经常有狂风巨浪,船只通过时很危险,大家祈盼平安,故而为这片海域取名太平洋。要过这样的海,比之我朝郑和下西洋的难度,说三倍之上,不为夸大。”

“哎呀,那么高的巨浪,那么大的水面旋窝,想想就令人胆寒……”孟良臣咂舌道。

听了他说的话,陈晟也是半信半疑的,就问道;“那么本官请问,你是从东洋哪个国家回来的?”

“从华夏国回来的!”赵国华说道。

“华夏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怎么听起来好像与我朝有点渊源。”陈晟琢磨着道。

笑了笑,赵国华说道:“大人猜的不错,这华夏国是这样出现的……”他把以前对毕懋康说过的事又详细的说了一遍,听的大家目瞪口呆,像听天书一样。

过了一阵,陈晟才回过神来,看了赵国华一眼,说道:“不知你有何凭证来证明你说的事是真实存在的。”在他心里,同样也把赵国华当成了一个江湖骗子

“有我在华夏国生活时的照片和手铳为凭。”赵国华说道。

“拿来我和孟大人看。”陈晟说道,然后看了一眼知府孟良臣。

赵国华掏出了手枪和照片,陈晟首先接过了手枪,孟良臣则拿走了照片,然后两人各自拿着手里的物事,仔细的看了起来。

陈晟长年和军队打交道,对手铳并不陌生,可是一看见了那精巧无比的泛着钢铁光泽冷冰冰的64式手枪,他就知道,赵国华说的事恐怕是真的了,因为大明朝根本做不出这种小巧精致的火器来。

而孟知府是个文人,喜爱书画,看了照片上那漂亮的道路,高大的房子,路上走着的男女老少穿着奇特好看的五颜六色的衣服,脸上是满脸欢喜的笑容,他就知道这些不是画笔可以画出来的,那华夏国是真实存在的了。

交换着看了一番,两人对赵国华说的话再无怀疑了,对他也客气了起来。

“赵先生,这华夏国的手铳怎么用,你能否对本官说一说。”陈晟笑着道。

赵国华说道:“请各位大人仔细看!”说着,他就在大家面前装弹退弹的演示起来,陈晟看的一阵眼热,好奇的拿起一颗子弹来说道:“赵先生,这是铳子吗,看起来好像是黄铜制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