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溯源之巫蛊(1 / 2)
(努力码字,尽量三更)
将李家的兴亡与赵婕妤的经历结合到一起,霍光渐渐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随着那条脉络的清晰,当朝大司马大将军的额头上清晰地暴起了青筋。
——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霍光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征和二年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为什么征和二年之后,先帝会那样的疯狂?
……
——有什么比自己一时大意,以至于爱子丧生,更能让一位老者伤心的?
……
霍光一直以为,赵婕妤图谋甚大,然而,事实上呢?
——有一家人图谋得更大!
——甚至更早!
……
霍光默默地站宣室殿前,心中不停地盘算着。
——李家是从卫青死后就开始布这个局了!
不论是李延年还是李夫人,既然身处禁中,就不会看不出来——卫氏的一切尊荣不在于皇后、不在于皇太子,而在于那个在人前几乎从来不参与任何议论的大司马大将军!
——当那位大司马大将军逝去……
——失去了根基的卫氏还能立得稳吗?
……
——本来,卫青之后,还有霍去病,但是,那位大司马骠骑将军死得太早了……
——除了那两人,卫氏之中竟是没有一个人能让皇帝入眼!
……
——其实,不只是李氏……
——只不过,只有李氏做到了……
……
——李夫人迅速得宠,之后,李广利拜将
……
——这俨然就是当年卫氏兴起的翻版!
——怎么能怪朝中、宫中,顿时议论不断呢?
当年,霍光便为此忧心忡忡,现在,再回想起来,他仍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初时,李广利第一次征宛就凯旋还京……
——会是什么样的格局?
……
——当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霍光不禁冷笑。
——胜了又如何呢?
——生了皇子又如何呢?
——李夫人一共就三个兄弟,一次就族了两个!
——剩下一个李广利,又能成什么气候?
——即使是没有换将,又能说明什么呢?
侍奉孝武皇帝近三十年,霍光很明白孝武皇帝当年不换李广利的原因。
——不是因为什么宠姬、爱子的情面!
——是为了皇帝自己的面子!
——不过区区一个西域的小国,值得大汉动用什么名将吗?
——所以,哪怕有赵破奴、路博德这样人在,孝武皇帝也不会派他们去的!
——败,不是因为大汉的军力差,而是因为皇帝大意了!
——他李广利就是一个废物,只要皇帝上心了,他也一定能赢!
——再说,对付那么一个宛国……废物还不够吗?
因此,李广利胜了,皇帝有了面子,自然不会少了他的赏。
——可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
——李广利连出入禁中的资格都没有,还能谈得上其它吗?
因此,太初四年之后,虽然李广利十分风光,但是,朝堂之上,根本没有人认为,李家能与卫家相比。
——毕竟,卫家还有皇太子!
——毕竟,皇帝又有了新的宠姬。
——还是两位!
——李家……还重要吗?
霍光细细地推敲着。
在霍光的印象中,李广利从来不是一个精明的人,更不必将帅之才了。
——李家诸人中,谈得上聪明的,只有李延年与李夫人。
——也正是因此,在李夫人卒,李延年被族之后,宫中没有人认为李家还能如何。
——是!李夫人还有一个儿子!
——但是,且不说那个皇子能不能养大,就是养大了又如何呢?
——宠姬之子又不是只有刘髆一个,王夫人的齐怀王不也是吗?
——不也就是封个诸侯王而已吗?
无论如何,在太初四年,乃至以后的数年之中,没有人会认为,皇太子的地位会动摇。
——看着年迈的天子,谁又会认为,卫氏会有任何的危脸呢?
——哪怕是天汉二年,那个赵女入宫,得幸。
迎着刺眼的阳光,霍光眯起眼,心中有了一份笃定。
——天汉二年,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斩首虏万余级。。
——天汉三年,春,三月,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因受计。还幸北地,祠常山,瘗玄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