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半截柱子(1 / 2)
范小见不再和平时一样嬉皮笑脸,认真回答:“臣一定努力!”
朱棣说:“文武百官,暂且退朝,你们帮着朕把大明天下治理好,把黎民百姓安置好,就可以了,江湖恩怨这些小事,大家不用操心了,朕自有安排。”
文武百官:“陛下圣明!”
百官遵旨离去,朝堂上剩下朱棣、朱高炽、朱高煦、朱瞻基、范小见、纯阳子、纪纲等人。
朱棣对纪纲说:“纪指挥使,你负责派人查清这些人来历,务必准确,冤枉人也就罢了,国师的大仇可就报错了,所以不得不慎,你可知道?”
纪纲一听微微冒汗,说:“陛下,臣一定用心去做,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真正为国师报仇雪恨。”
朱棣说:“好,那你就去吧,此事一刻不能停,多派人手,越快越好,只有知道是谁,下步才好有的放矢,不然这箭可就放错了,杀人朕不心疼,别让人笑话朕糊涂。”
纪纲说:“那这些尸首臣带回锦衣卫,以后有需要咨询国师和众位大臣的,希望陛下能准臣便宜行事。”
朱棣说:“准。朕赐你尚方宝剑一把,除了在场这些人,可以先斩后奏。但此事是为国师报仇,非常之举,不是要你耍威风,如果耽误了大事,朕便要你的项上人头,你可知道?”
纪纲磕头说:“臣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不乱杀无辜,尽快找到真凶。”
朱棣说:“如果找到真凶,朕也对你厚赏!”
纪纲说:“要不要赏赐,臣无所谓,为国师报仇,乃是小臣份内之事。”
朱棣点点头,说:“不错,你们也认识二十几年了。”
纪纲说:“正是,靖难之役时认识,那时候小将回北京报信儿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国师,实在荣幸的很,所以微臣一定用心去做。”
朱棣点点头:“你还能不忘本,那就好。”
马公公将一把宝剑捧过来,递给纪纲,笑着说:“纪指挥使,可要小心了。”
纪纲跪倒,双手过头接过宝剑:“此剑有千金之重,微臣知道这个分量,请陛下放心。”
范小见看着尚方宝剑满心的好奇,眼巴巴看着纪纲离去,视线一直扭不回来。
朱棣说:“在场之人,可以无所顾忌了,都说说吧,到底是谁谋杀了国师?朕要纪纲先去调查,不参与讨论,便是不受大家思路左右,不过朕要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说这个事情,可以畅所欲言。等等,还有一个没走。”
朱棣皱起了眉头,众人顺着他眼光看去,只见有一人果然没走,听了朱棣的话也没动静,呆呆站着不动,其实大殿空无一人,他在这,象地面多了根柱子一样。
这是谁这么大胆!
朱棣喝问:“是谁?!朕刚才要大家退朝了,难道你没听见?就是没听见,其他百官都走了,看也看到了,怎么还不退出去?!”
那人说:“臣臣臣是于谦。”
朱棣:“于谦?你是朕的大臣吗?”
于谦:“是是是是是,小臣是登辛丑科进士。”
朱棣点点头:“那就是今年了,大家走了你为什么不走?聋了还是瞎了?”
于谦:“小小小臣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死人,害害害怕,动不了了。”
朱棣沉闷的吐出口气,非常之时,懒得惩罚他,挥挥手:“金殿武士,把这个叫做于谦的抬回家吧,动不了也不能住这。”
金殿武士答应一声,将于谦向外抬。
“等等。”范小见喊了一声,来到于谦面前,笑嘻嘻看着他。
于谦见到范小见尴尬一笑:“侯侯侯爷又要做什么诗?”
范小见摸摸鼻子,然后哈哈一笑,回头对朱棣说:“陛下,此人和小臣相熟,国师寿宴上见到过,于大人,你给国师预备了什么寿礼?。”
于谦面色一红:“小臣贫寒没银子,就手抄了国师的诗集。”
范小见:“那也不错啊,你脸色怎么这么红?”
于谦面色通红:“小臣没能力贪污银子,不能为国师送上厚礼,有失国体,觉得惭愧。”
范小见拍拍于谦肩膀:“没事,以后需要银子找我好了。”
于谦:“不行,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下官不能那么做。”
范小见摸摸鼻子:“好吧有骨气。”
朱棣闻言大感兴趣:“你手抄了国师的诗集?背上一首让朕听听。”
于谦微微摇头晃脑:“去官归故里,侨隐倚高林。花月尊前友,松风席上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