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谁无年少轻狂时(下)(1 / 2)
早在朝阳中学门口的时候,卓倚天就已经猜出了占山虎的身份,毕竟延城没几个玩横练的,这傻大个又是声名在外。对于潘家人,卓倚天向来有着说不出的感受。如今见到亭亭玉立的潘冬冬,赫然就是贾青的翻版,她却没有半点想要表明身份的冲动。
陈默正在遭遇的一切,对于卓倚天来说并不陌生。看着他当时被逼得进退两难,明明是想要拼命的模样,最后却仍旧肯为了潘冬冬忍让。卓倚天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那个每晚被自己痛打,每晚都不曾服输的倔强少年。
父亲去世后,这是卓倚天第一次到潘家做客。她当然不指望潘瑾瑜夫妇会成全这对小情人,只不过是在以无声的方式挑明,陈默并非毫无倚靠。
延城的上流圈子人人都知道,唯一能让卓老爷子彻底买账的就只有卓家小七。南市区的那块地皮潘瑾瑜似乎志在必得,卓倚天觉得偶尔再幼稚一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潘瑾瑜是个现实的人,卓倚天很清楚这一点,正如她同样清楚自己也在向着这个方向蜕变。
首轮拍卖8件物品,募得了63万善款。义演节目轮番登台,到第四轮也就是最后一轮拍卖环节时,善款总额达到了351万,当主持人宣布下一件拍品为副市长梁龙江之子梁民的油画作品时,晚宴现场微微起了一阵搔动。
随着油画被放上舞台中央的展示台,投影仪很快显现出巨幅图像:梵高名作《十四朵向曰葵》的临摹之作。画面上嫩黄背景色与花卉色彩之间的对比单纯强烈,笔触坚实有力,饱满花盘的凸显处理以及勾勒花瓣花茎的细腻手法几可乱真。ppt随后展示了原作油画,引得惊叹声此起彼伏,即便席间的暴发户也能看得出,能把洋鬼子的玩意学到这种程度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
主持人报出一万元的底价后,竞价异常激烈,数十名嘉宾参与了角逐,最终由潘瑾瑜以85万一锤定音,拍得油画。
晚宴至此为止的单件拍品最高价,已然诞生。
在全场掌声中,梁民上台坐到布鲁斯诺钢琴前,即兴演奏了一曲改编版《命运》。在他修长的手指下,贝多芬谱写的激昂旋律穿越了两个世纪,于此时此地再度流淌。由第一乐章到第四乐章,辉煌明亮的主体与排山倒海的气势被体现无遗。梁民甚至已经闭上了眼睛,全身心投入到指尖与琴键的共舞当中,直到雄浑的光明之潮将这曲命运决战划上休止符,又静静坐了片刻,这才起身鞠躬。
震耳欲聋的掌声与喝彩声,响彻了整个宴会厅。梁、潘两家人那张桌上,就连向来淡然的贾青也忍不住叫了声好,对这个在她看来稍嫌轻浮的年轻人,有了极大改观。
完美无瑕,无懈可击。
望向潘冬冬的瞬间,梁民不禁想起钢琴老师在家中给过自己的评价。油画也并非出自他人之手,而是他苦练两年的结果,老师是美院退休教授,每小时收费高达500元。
一直没有机会展现的一面,终于在这个慈善夜被潘冬冬尽收眼底,梁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十四朵向曰葵》象征的阳光、热情、生命;《命运》钢琴曲代表的无畏、不屈、抗争,更是与赈灾晚宴的主题全面呼应,丝丝入扣。
梁民觉得这应该是有生以来最圆满的谢幕,当然,除了关键的一点还没有完成。
“谢谢大家,我的父亲常教育我曰行一善、积善成德的道理。今天跟他来参加晚宴,我本来很忐忑,怕自己这点微薄的力量远远不够。在这里我要感谢潘瑾瑜潘叔叔,感谢他的无私和爱心,让我手里的这点光和热变得更加温暖,为灾区人民挡风御寒。”梁民拿着主持人递来的话筒,淡淡微笑,指向大厅北角,“慈善事业需要大家的努力,今天我有个同学也到了现场,他表演的木偶戏,曾在我校的元旦晚会上获过奖。现在请大家给他一点掌声,欢迎他带来下一个义演节目!”
数百道目光投来时,陈默刚被卓倚天连威胁带利诱地灌下最后一杯白酒,脚边倒了四个竹叶青空瓶。
同桌的杨宗凯早已把眉头拧成了“川”字。
卓倚天向来以喝快酒出名,她的几个叔伯均是现役军人,部队里再大酒量的老兵都见过,逢年过节跟她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却往往还是会忍不住摇头叹息。旁人喝酒是越喝眼神越散,她那双大眼睛却是越喝越亮。这会儿四瓶竹叶青被她一人喝了两瓶半,见陈默居然也还坐得四平八稳,不免觉得他顺眼了许多。
当初在小煤窑,江北人常会打来散装白酒,招呼还是半大小子的陈默一起喝,说是杀乏长力气。这些年干活干得累了,陈默也常会买最便宜的二锅头或双沟,竹叶青这类好货还是第一次尝滋味,此刻醇厚劲道慢慢涌上,全身都在发热。
陈默听到了梁民在说些什么,每个字都很清楚,但众人鼓掌时,他压根连眼皮都没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