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父子畅谈(1 / 2)

加入书签

看着紫绢紫绡姐妹俩进了屋,杨思辰转身出了碧波院,朝安澜苑走去。

可是走到了安澜苑门口,杨思辰才想起杨老爷今天出去了,也不知道现在回来没有。见有个小丫鬟守一旁,于是问道:“我父亲可在安澜苑内?”

那丫鬟点点头回答道:“回少爷的话,一刻钟前,老爷刚回来。”

杨思辰点点头,朝安澜苑里走去。那小丫鬟已经先一步跑去报信了。

杨思辰进了安澜苑的正屋,刚坐下,那小丫鬟就跑过来,说道:“少爷,老爷让您去他书房,老爷在那等着呢。”

杨思辰点点头,由小丫鬟领着,朝杨老爷的书房走去。

进了书房,杨思辰便看见杨老爷坐在书案前,笑眯眯地看着自己。杨思辰上前行礼,说道:“父亲,孩儿这次来找父亲确实有事要和您商量。”

杨老爷指了指书案前的小凳子,示意杨思辰坐下,方才问道:“是什么事?”

杨思辰坐下回答道:“这个……儿子前些ri子买了几个小孩,原本是想当心腹来培养的,可是这几个小孩太小了,也干不了什么事,儿子又没空闲管教。于是儿子想送他们出去念几年书,先生的束脩儿子自己出,可儿子孤陋寡闻,不知道送到哪个书院好了,父亲有没有什么好的主意?”

杨老爷想了一会儿问道:“你打算让他们将来干什么?”

杨思辰低声回答道:“如果按照计划,咱们杨家要想海外开国,那么咱们必须面对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才匮乏。这会儿会吟诗作对的所谓的才子很多,但真正眼界开阔的太少了。这些人用来守成是不错的,但真要以他们为主体在海外开国,实在太难了。忠君报国,依旧是不可撼动的主流。到时候圣上一道圣旨下来,那些人就有可能背叛我们,甚至将我们的脑袋砍下来献给圣上。咱杨家是干海盗起家的,无所谓忠君报国。但仅仅依靠杨家上下这一千几百号人,短时间内在海外开国的可能xing将会非常渺茫。”

杨老爷皱了皱眉头,示意杨思辰继续说。

杨思辰停顿一下,接着说道:“一方面咱们可以联合其他商人、海盗结成利益同盟,共同开发,共同受益;另一方面,还得培养咱们自己的亲信力量,至少要有能力制衡这个利益同盟里的其他人。但这不是最好的方式,在儿子看来,最好的方式是由咱们先把国家构架建起来,然后再吸纳其他商人、海盗加入到这个利益同盟里来。那么在开拓初期,咱们只能依靠咱们自己的亲信力量。而目前咱们杨家还没有准备好。”

杨老爷盯着杨思辰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杨思辰四下看了一眼,见没人偷听,方才说道:“父亲,孩儿认为培养咱们杨家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太依靠现有的私塾、官学的,毕竟这些教育机构讲的几乎全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忠君报国这类思想,而这恰恰是和儿子所希望建立的国家制度完全背道而行!儿子认为应该允许诸子百家争鸣,同时还必须对现行的儒家学说进行修改,在新的儒家学说当中,着重强调以民为本,忠的对象从君王变成了民族、国家,另外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必须平等,官老爷不再高人一等。新的儒家学说,必须更改旧儒学对原书的解释,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解释,旧儒认为,此句的意思是君王永远是君王,臣子必须永远臣服,父亲永远是父亲,无论对错儿子都要服从;而新的儒家学说则可以解释为,君首先得像个君,臣子才能尽臣子的本分,父亲得做出父亲的表率,儿子才能做一个好儿子。这恰恰就和朱熹的“君视臣为手足,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为犬马,臣视君为国人;君视臣为土芥,臣视君为寇仇。”互相对应。实际上取消了君之于臣的绝对权力,与之相承接,自然也取消了官府对升斗小民的绝对权力,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权利义务相等的法则重新规范起来。这恰恰是对我们这些商人最有利的地方。”

杨思辰喝了一口茶,说道:“儿子的计划是先打着格物致知的幌子编写科学启蒙教程,然后在海外建立起学堂,宣扬自己的理论,培养我们杨家自己的人才。前些天,儿子已经把最初的科学启蒙教程编好的一册拿去给祖父过目,现在也不知道祖父在看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