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相似原理——夫妻之相不是空穴来风(1 / 1)

加入书签

第一节 相似原理——夫妻之相不是空穴来风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程丽平

第一节 相似原理——夫妻之相不是空穴来风

男人和女人素昧平生,犹如两条平行线,但现在两个人却变成了最亲密的伴侣,是什么让两个人走到了一起?是命中注定的吗,是缘分如此吗,还是异性相吸呢?答案并非如此简单,心理学对此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解释,并认为这背后更多的是由男人和女人的“心理”因素引导的。

“我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当初是什么让我答应了他的追求?”“我们的关系能像他人一样长久地维持下去吗?”类似的问题,或多或少会在已陷入爱情的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并且是不止一次地出现。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们,会这样问自己。那些还没有找到亲密关系的人们也会问自己,只不过形式有所不同,比如,“亲密的关系是怎样开始的?”“什么因素推动了这种关系的发展?”

显然,对所有的人来说,能否开始或者拥有亲密关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管如此,亲密关系中依然有“共同点”可寻。在爱情心理学家的研究中,相似原理就是其中的一大“共同点”。

所谓相似原理,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以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以外表相似性为例,当人们在选择约会、恋爱以及婚姻对象时,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在长相上相似的异性,波谢德把人们的这种倾向称为“匹配假设”。范古德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认为与自己长相接近的人与自己有着相同的社会交换价值(即人们在发展与他人的关系时,所需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酬赏的价值比较)。

由此看来,受相似性的影响,人们常说的“夫妻相”,则是有一定道理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夫妻相”并不仅仅是彼此在长相上的相似,这只是其一,其次还包括志趣、爱好、个性等方面。在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中,参与研究的被试彼此不认识,但经过共同13周的寄宿公寓生活后,那些在一开始就表现出高度相似性的被试彼此成为了亲密的朋友,而且这些人是和他们住在一起的“室友”,而不是其他宿舍的人,更不是在一幢楼里住的人。

透过这个实验可以发现,这种与对方的相像并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能被发现,而是通过彼此的相互影响、相互感染最终出现的。处于亲密关系中的情侣、夫妻也一样,从认识对方的那一刻开始,彼此交往的一个潜在条件就是某种相似性,可能刚开始并不明显,但从彼此感觉到相互吸引开始到做出决定,也许彼此越来越多的相似性让自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也让持续发展得到了可能,正如心理学研究所表明的:人们总是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熟悉的甚至有关系的人、事、物。

由此让我们想到的是当下经常听到的剩男、剩女现象。剩男、剩女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理想爱情的执着,甚至有人坚持“宁缺毋滥”——找不到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便不结婚,而这种“情投意合”,从相似原理的角度来分析,则正是人们对精神、心灵上的一种相似性的追求。因此,人们在寻求亲密伴侣时,对方与己是否相似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这样的例子。性格上相似的人们会更加喜欢对方,尤其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会更加喜欢。比如,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他们拥有同等的魅力、长相和职业,而公众对他们的夫妻相评价也是只增不减。

另外,在普渡大学的一项以学生为被试的实验中,研究人员有意将社会和政治观点相似或不相似的男女安排在一起约会,时间为45分钟,可以喝饮料、聊天。结果发现,相似的一对比不相像的一对更喜欢彼此。因此,综合以上所有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让我们认识到的一个事实是:相似原理是我们走向亲密关系、两情相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但是,这种相似原理是绝对的吗?两个人越相似,就一定会越喜欢对方吗?各个方面都不相似的人们不会产生亲密爱恋吗?答案是不确定。

在杂志上曾经报道过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嫁给了一位八十多岁的亿万富翁。很明显,在人们的价值信念中,这样的伴侣在很多方面明显不搭配,这似乎在向人们证明相反、相异而产生了吸引力以及亲密关系。

其实,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种相异是表面的,他们的相似处通常易被人们所忽略。也就是说,他们也满足相似原理的条件,即彼此的价值追求一样——是各自资源的相互交换。所以说,这种看似相反的、对立的“吸引”,实际上也是相似原理的利用。

在婚恋关系中,从认识对方开始,甚至是在认识对方之前(比如相亲对象),我们就已经开始判断这个人与自己是否有某种相似性。在这种相似与否的感觉支配下,我们的表现自然而然不同——或者交谈甚欢,或者刻意拉开距离,或者沉默、无话可说。所以,相似原理影响着人们亲密关系的建立与否,并且人们若因相似而相识、相恋,那么彼此的亲密关系才刚刚开始,它还需要更多的条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