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针对他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1 / 2)

加入书签

第三节 针对他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三节 针对他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当他说累的时候,相比较休假,他更想得到你对这一感受的认同。

3.1 主题案例: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艾伯哈德提前退休了,是被公司解雇的。之后,他开始怨恨以前的同事,他认为他被解雇是他们搞的鬼,是他们暗地里调查他。他在地下室里藏着武器,萌生过报仇的念头,但没有行动。

退休后,他待在家里的时间长了,开始怨恨这个世界,他经常和邻居吵架,在大街上骂人,在公共场所吵吵嚷嚷,私自翻看妻子的信件,接听妻子的电话,毫无理由地争风吃醋。对此,他的妻子非常困惑,在跟他大吵一架之后,从家里搬了出去。

没有了邻居、朋友,没有了妻子,艾伯哈德更孤独了。每天,他都穿着丝绸衣服在公园散步,牵着他好斗的狗塔米——这是世界上唯一了解他、愿意陪伴他的生物。

3.2 心理分析:痛苦和挫折,会引起敌意

以上艾伯哈德的性格是不是有点不正常?当然。他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偏执型人格障碍,看起来对我们很陌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屡次遭受痛苦和挫折,却又无法用恰当的方式化解,我们也会对他人产生莫名的敌意,越来越偏执。

鲁珀特·布朗和他的同事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乘渡轮船去法国的英国乘客。当法国的渔船堵塞码头、挡住这些乘客的顺利前行时,鲁珀特让乘客们看一些照片,并让他们作出评价。结果发现,乘客们更加同意(照片中)打翻咖啡杯的法国人应受到斥责,也认为(照片中)对威胁到当地乡村面包师生计的法国糕点应予以抵制。

在这个调查中,人们对阻碍自己前行的渔船并没有明显的攻击或者说是不敢攻击,但是,却对照片所呈现的情景中的人显现出强烈的攻击性。这就是我们讨论的关键之处。

人们为什么会对陌生人产生无缘无故的敌意呢?

关键在于人们的情绪转移——因为一个人的行为阻挠了他们实现目标,让他们产生愤怒。但是,因为招惹他们的人是强者,对他们直接报复会产生严重的、难以承担的后果,所以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报复心理,以避免他人(强者)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反对或者有所惩罚,这其实是人们懦弱的一面。之后,如果他们看到了一个对自己没有威胁的人,他们就会对他(弱者)释放自己的报复心理,表现出攻击。

因此,当人们因渔船而满怀怒火时,即使是一个无关的、轻微的事物也可能引发出过度的回应,即攻击性显现。

回到我们的常见环境中,如果你的员工在工作中遭遇了挫折,他愁闷不已,而你还找他“算账”,斥责他,教训他,那么他很容易就会感到委屈和愤怒,而怒火对你发泄,必然会发泄他能控制的事物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