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停滞时,告诉他离目标还有多远(1 / 2)
第三节 停滞时,告诉他离目标还有多远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三节 停滞时,告诉他离目标还有多远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绝大部分人”不知道后天是美好的。
3.1 主题案例:被最后一个困难击败的挑战者
查德威尔在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之后,并没有感到满足,而是通过更长的游程再次超越自己。于是,她决定从位于卡塔林那岛游到加利福尼亚,全程21英里。
然而,在实施时,她才知道这个任务太艰巨了。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游了16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早已冻成了紫黑色,四肢已经沉重得像钢铁,她感觉自己快不行了,抬眼望去,还看不到目标,便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她对对陪伴她的小艇上的人说:“我放弃了,拉我上去吧。”
小艇上的人劝道:“别这样,再努力坚持一会,只剩下1英里了。”
查德威尔摇了摇头,说:“如果只剩下1英里了,我怎么会看不到海岸线?别骗我了,快拉我上去。”
小艇上的人见她执意如此,就拉她上了船。之后,小艇飞快地向前开去,不到1分钟,加利福尼亚的海岸就出现在眼前了。看到近在眼前的目标,查德威尔后悔莫及。
3.2 心理分析:有反馈,才不会有恐惧
查德威尔为什么会在关键的时刻放弃?因为她没有得到反馈。
“反馈”,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
如果将这一原理应用到工作中,即为将工作成效“送回”执行者那里,即可增强或减弱执行者对做这份工作的兴趣。
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先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规定每天学习后对他们进行测验。
然后,研究人员对这三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学习效果反馈”。即每天都告诉第一组学生的测验结果;对第二组学生一周告诉一次;而对第三组学生,则一次都不告诉。如此进行了八周。
之后,研究人员改变了“反馈方法”:对第一组学生不再告诉学习结果,对第二组学生依然每周告诉一次,对第三组学生则每天告诉一次。如此又进行了八周。
最后,研究人员统计这十六周以来三组学生的成绩,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在八周后成绩明显开始下降;第二组学生的成绩一直在稳步前进,而第三组学生的成绩则在八周后开始突飞猛进。
由此,研究人员推断,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这是因为,不管多么有把握的事情,在行动时,结果都是不确定的,人们的信心也不是充足的。这个时候,如果他们能够得到即时的反馈,就可以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在每一步骤之后立刻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比如,登山者每攀爬一步,就知道所在位置又上升一截;织工每编织好一排,就可以看出编织是否正确无误;等等。一旦得到肯定的反馈,人们就会对之后的工作更有信心,更有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