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就投资艺术品(1 / 1)

加入书签

有钱了就投资艺术品

2018-04-15 作者: 梁小民

有钱了就投资艺术品

温州人有钱了,去炒房地产、炒煤矿、炒出租车,闹得这些地方的人怨声载道。Www.Pinwenba.Com 吧公平地说,温州人只要没违法,炒什么都没错。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过,投机活动(我们所说的“炒”)越发达,市场机制的作用越完善。你看,温州人不仅无错,还有功呢!群众并不都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见解也并非句句是真理。

但作为温州人,无论群众的议论正确与否,还是别当众矢之的。有钱放在家里不行,干什么用呢?我给有钱者支个招:去投资艺术品。

投机也好,炒也好,都是一种投资方式,不都是为了利润最大化吗?赚钱不一定要炒房、炒煤、炒车,其实投资获利最高的还是艺术品。在瀚海秋拍中,徐悲鸿的一张《巴山汲水》(且是他本人画的复制品,并非原作),拍出了1650万元的天价,而在1999年的瀚海春拍时,仅拍出了120万元,增值十几倍,炒什么东西有这么高的利润率?这样的事情在艺术品市场上并不是个例,我也以看热闹的心情(无能力实际购买)参加过几次拍卖会,深感艺术品增值潜力之大。

炒作或投资的对象应该是升值空间大的东西。艺术品增值前途最大仍然在于供求关系,艺术品是由少数天才创造出来的,不具有可复制性。一旦艺术家去世后,他的作品的供给就成为固定的。但对艺术品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富人阶层,他们的物质需求满足了,就要转向精神需求,这就开始想购买艺术品。对艺术品需求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的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对艺术品的需求近年来每年递增20%。供给固定而需求增加,艺术品价格能不大幅度上升吗?这正是投资于艺术品获利甚高的原因。

但投资艺术品比投资房地产、煤矿、出租车要难得多,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鉴赏水平。千万别以为投资艺术品稳赚不赔。不懂艺术,赔钱的事也时有发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时,曾产生了一批文化并不高的富人。某富人当年曾以近亿美元的价格买到了凡.高的名画《向日葵》,过了几年,当这家公司财政困难想再卖出这幅画时,价格跌了许多。更不用说现在赝品几乎可以乱真,买了这些东西就只有自认倒霉了。据说某富人花3000万元买了一堆文物,专家看过后说没有一件是真的,3万元给他,他都不要。

投资艺术品关键还不是辨别真伪,而是眼光,不同艺术品增值的空间并不一样。凡.高的画如此有名,炒到近亿美元,起码近期内增值有限。炒艺术品必须有能看出增值前途的眼光。民国时期京津画坊领袖徐操曾靠卖画住进中南海,但1957年成为“右派”后无声无息了。这次瀚海秋拍中,他估价12万~15万元的《大明殿会鞠图》以440万元拍出。你能找到这样被埋没的艺术家的作品,就叫有眼光,投资艺术品就能成功。其实被埋没的艺术家及艺术品还很多,这就需要有眼光的人去发现。在艺术品市场上,眼光就是钱。

培养这种眼光需要学习,要学习许多相关知识,读许多书。艺术品鉴赏是一门大学问,穷其一生也仅得沧海之一粟而已。想投资艺术品的人,起先也许是为了培养赚钱的眼光而学习,但钻进去之后对知识的兴趣就会比赚钱还大。一个富起来的人以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由富人而变为贵族,岂非个人之幸、家庭之幸、社会之幸吗?贵族正是这样炼成的。个人投资艺术品和投资房地产都可以赚钱,但文化品位大不一样。

艺术品不仅可以投资,也可以收藏。一个炒艺术品的人边买边卖边留下自己喜欢的,这就有了收藏家。富人成为收藏家,保护了文物,保护了文化,死后捐赠给博物馆或国家,美国许多富人正是这样做的,这不就为社会作贡献吗?无论你有多少财富,死后都会被人们遗忘。但你做了投资、收藏艺术品这样的好事,人民永远会铭记你。温州和各地的有钱人,为什么不去投资艺术品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