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硬掌与柔掌的技术体系及其区别(1 / 2)

加入书签

第四节 硬掌与柔掌的技术体系及其区别

2018-04-15 作者: 朱宝珍

第四节 硬掌与柔掌的技术体系及其区别

在此介绍的硬掌、柔掌体系中的区别,是依董公海川下传时的传统硬掌法、柔掌法体系的区别为准,并未触及在其后的发展中以及在各拳种相互借鉴的技艺。Www.Pinwenba.Com 吧

一、名称、掌法体系及其区别

八卦掌门内技法和击法皆依“掌”为本,依“器械”为用;硬掌体系内含十八趟罗汉拳及十二连环腿,正如前文所述,八卦掌是以武术中的攻防格斗。形式和方法,依易卦之理、易卦之数创编的,所以八卦掌法的数量都是依“八”或由“八”的倍数变化为单位,如十六、二十四、三十二、六十四、三百八十四等,这是八卦掌统一的格局 时至今日,八卦掌的发展虽然不断的变化和创新,但是都遵守了这—格局。

八卦掌原始称转掌,雏形掌法是八个定势掌法(实为转圈形式),是八卦掌门的基础掌法,也是八卦掌门内各派都要掌握的技法。该技法简明,其最大特点和区别是在行步转圈中,两掌置于不同位置和姿势中运动,虽然有简单的变掌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转圈中变换方向而用,从中也得到扣步、掰步等步法及拧、裹、钻、翻的基础练习和初始八卦掌的锻炼。其具体名称是:①塌掌,②托天掌,③抱球掌,④指天插地掌,⑤撑撞掌,⑥捧手掌,⑦风轮掌,⑧阴阳掌。虽然八掌的名称在各派掌法中一致,但在具体动作上仍有区别,尤其在演练的风格特点方面各成体系,突出自我特点。八卦门各派的技艺都是按八大掌法、二十四势、六十四手的顺序编排的掌势、掌法,但是其名称、体系内容及形式各异。

硬(尹派)掌体系和柔(程派)掌体系的主体掌法都是八个掌势掌法,这八个掌法在董公下传时,其内涵都是一个完整的攻防技击组合:由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对武术的要求,经第三代下传时在掌势掌法中添加了不少优美成分;在演练上,一改传统的功力性而注重艺术的优美性,使其更具有观赏性,所以在攻防技击方面相对降低了。在这方面棠掌尤其突出。

八卦掌的硬掌法称“势”,八个基本掌法称“八大老势”。每个基本掌势中的具体动作称做“掌”,也就是八卦掌硬掌法中每个基本掌势中含掌,有几个动作名称就有几个具体掌法动作。所以,硬掌的主体掌势称“第一势—第八势”八卦掌的柔掌法称“掌”,八个基本掌法称“八大老掌”。每个基本掌法中的具体动作也称“掌”,也就是八卦掌柔掌法中每个基本掌法中含掌,有几个动作名称就有几个具体掌法动作 所以,柔掌的主体掌法称“第一掌~第八掌”。

八卦掌的二十四势各派都有小同的练法,柔掌体系的二十四势并非另有掌法,而是按照势架高低之分在行步转圈中演练八大老掌:依上盘演练称“上盘八势”,依中盘演练称“中盘八势”,依下盘演练称“下盘八势”,合称二十四势所以说柔掌的二十四势限于功法的范畴,没有掌势掌法的技术含义。

硬掌体系的二十四势则依势中之掌法分上、中、下三盘掌法,只是都含在掌势之中,但是并非每势中部含上、中、下三盘九个掌势动作,所以说硬掌的二十四势是掌法范畴的称呼,亦掌法的高中低之分。硬掌体系的行步转圈也要求三盘架势的功夫但是因硬掌法运动速度较快,习下盘功夫并不多见。

众所周知,董公是按易卦之理之数创编的八卦掌,从其易讲,每掌势应变易成八手,八势(掌)应演变成八八六十四手~六十四手是八卦门内攻防技术的具体应用手法,八卦门内各派的八大老掌虽然各异,但其攻防技术仍以六十四手为准,差别仅是擅用其中某几个掌法而已。因而,六十四手是八卦掌各派共有的技术,惟尹福的硬掌体系中掺人了技击的腿法,其名称也比较实际,均依掌法直接称呼,如:削掌、劈掌、砸锤等。六十四手的初始内涵非常简单,每个手法仅依一个动作,在行步转圈中操练,实际上是八卦掌攻防形式和攻防方法及掌法的综合演练。

当八卦掌下传第三代及其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六十四手在各派中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变化:有的组编成了掌势、掌路,如硬掌体系由尹福改编成六十四掌而下传给一部分人;有的组编成了转圈演练套路,如,柔掌体系大枪刘德宽、程有龙和刘振林三位前辈将六十四手改编成八个套路,每个套路内含八手的直趟练法,现在又有人改编成对练。在19世纪50年代,程有信改编成柔掌形式的转圈的八个套路,每个套路内含八手,又称八掌;另有曹东升所改编的转圈的八个套路,每个套路内含八手;在天津的发展最为可观,其六十四手不但发展成形意八卦掌六十四转掌,而且还将六十四手组编成八组掌法,每组八掌,亦乾、巽、坎、艮、坤、震、离、兑掌各八掌。这样一来,一改攻防技击形式和掌势练习,而成为掌法和套路的演练。虽然在掌法内涵、技法及演练技巧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增加了观赏性,但是降低了单手操练的功力,降低了八卦掌的攻防含义。

八卦掌的对练套路是按六十四手组编的,依两人相互转圈的方法演练,名曰对穿掌。每一个对穿掌相互间仅有两三个手法或腿法动作,称为“势”。这样的演练实际上是攻防实战的练习,而非哗众取宠的表演。据梁斋文讲,初期原始的八卦掌,无论哪种掌法仅有单势、单掌法,组合均在转圈中出现,否则不称其为“八卦掌”。

硬掌体系中还含有十八罗汉拳和十二连环腿。罗汉拳纯系董公下传,并非尹福原有之术。十八罗汉拳中最驰名的三个套路是降龙拳、虏虎拳和疯魔罗汉拳,具有较强的技击性。后来,尹福按照降龙拳和虏虎拳的套路改编了两个剑的套路:文剑套路和武剑套路,下传给了何金魁。

十二连环腿是尹福按十二弹腿改编而成。硬掌体系的习练者均知有七十二截腿之说,这是尹福按八卦的变易而形成的,其基础腿法仍是十二连环腿:按照八卦掌的高、中、低三盘踢之,称三盘十二连环腿,合叫三十六面腿;又一腿变二腿踢之(变形腿)计为七十二截腿。如:摆腿,基本踢法是在体前,变形摆腿则向后前劈;三盘摆腿即:高摆腿过头,中摆腿与胸口平,低摆腿与裆平,一般习练者都是练习上盘腿法。又如:屈腿,又叫穿心腿,其变形腿则称弹腿,三盘踢法是:上盘与咽喉平,中盘与胸口平、下盘与裆平、十二连环腿的名称是:摆腿、扣腿、踢腿、屈腿、兜腿、绷腿、翻腿、踹腿、劈腿、蹬腿、截腿、切腿。这十二腿部是尹福亲自下传后人的。

柔掌体系里没有拳,更没有腿法,但其技法和击法中含有摔法,所以柔掌体系最讲究架势的高低,这与摔法有着直接的关系:程廷华口头语:“八卦掌不讲腿,抬腿就是腿”,其含义是在行步转圈中的抬腿可随意变化成腿。再曰:“抬腿三分空”,意为在攻防技击中用腿容易被乘隙击倒。在柔掌第二代的部分习练者中,有了一腿名“点腿”,此腿法是马维祺风轮掌中的技术,被吸收到柔掌法中,所以说在柔掌中出现的腿法都不是传统柔掌法中的技法,而是间接的吸收了其他门派的技法而已在当今的程派八卦掌的著作中,先后出现过两种腿法,一种名曰八卦七十暗腿,实为摔跤的技法,因所用的是“腿”故称为腿法;一种名曰十二暗腿,系将尹派十二连环腿的内容稍加改变而成。

二、八卦器械体系及其区别

八卦门的器械和其他拳术门的器械体系一样,不仅有常规的兵器,还有本门特有的兵器:但是八卦门的兵器,不论是常规的还是特有的均有本门的特点:长、宽、重、小、巧、轻便或多刃、多刺等、如八卦刀(转)刀:4尺2寸长,3-4.2市斤重(还有9斤以内的);套路练法刀:一般3尺6寸-3尺8寸长不等,3市斤重;实战刀:3尺3寸长,2.5-3市斤重;双刀标准:3尺6寸长,2.5-3市斤重。枪分长短,大枪9市尺,中枪6尺5寸:小巧兵器有:鹿角楔、判官笔、怀杖等。多刺多刃兵器有:鹿角勾、鹿角刀、八卦钺等。

八卦门的兵器虽然品种繁多,然而程廷华下传的兵器种类有限,八卦刀和子午鸳鸯钺是其中较为突出的兵器,还有大杆子。八卦刀下传了八卦转刀势和转刀,套路有:滚手刀、群拦刀等。转刀势和老八刀的刀法简明且实用,由于观赏性差,因而习练者减少,以至于大部分人已不知道还有此刀法、转刀势和老八刀是纯正的八卦刀术,其套路刀术是在其他门派刀术的基础上上,添加了转刀的刀术和八卦刀的风格特点形成的,这些刀路均是八卦门所共有的套路。

柔掌体系没有剑法和套路,更没有枪法和套路,程廷华讲:

“八卦刀、剑不分家。”刀法也是剑法,刀的套路也可以用剑练习。

只是在练习剑时,空手型是掌诀,不是剑诀。80年代以后,在比赛场上看到的各种形式的八卦剑,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是依滚手刀的套路为本;其二是在滚手刀的基础上添加其他门派的剑法;其三是以其他门派的剑法和套路,运用八卦门的风格特点演练;再或是独自创编。

现在的柔掌习练者,掌握有一趟枪,称其为“八面战身枪”,是长拳门的枪法,为大枪刘德宽的拿手绝技,献给了柔掌第二代传人—从此传播广泛,本门和其他门派很多人都学到此枪法,但有人将其名称改为“八面战身枪”了 同时还下传了六路戟法(共十二路,前六路朝着一个方向演练,后六路朝着另外—个方向演练,胡天祥只授给刘德宽前六路并且套路不全)。其后,柔掌传人按八卦之数,创编出第七路、第八路戟法,称“方天画戟”,从而形成八卦柔掌体系的技法。

时至今日,柔掌体系吸收了不少硬掌体系的掌法,兵器和套路。硬掌的兵器体系比较繁杂,尹福原是河北冀县大枪秦凤仪的掌门大弟子,投入八卦门后,仍将所学带人八卦门内,尤其是兵器。此外,还将宫廷的兵器技术带出,如怀杖、十二连刀等。 总之,硬掌体系的兵器不但概括了八卦掌的兵器,还包括了少林拳、弹腿门及宫廷内的兵器;八卦兵器有:八卦刀、八卦枪,八卦剑、八卦杆、八卦棍、鹿角勾,判官笔、风火轮、鹿角棒、鹿角楔、八卦钺,怀杖(两节棍)等:

八卦刀分单刀、双刀、鹿角刀和对刀。单刀技法套路有八卦转刀和8个转刀势、滚手刀、走刀、五环刀、云片刀、指路刀等。双刀和鹿角刀各仅有一个套路;对刀技术套路有十八截刀和对劈刀;八卦枪分单头枪、双头枪;单头枪的技术套路有八卦转枪、提炉枪和四**枪。双头枪只有一个套路。

八卦剑有3个技法套路:尹福改编的文剑、武剑和董公亲传尹福、梁斋文、马贵三人的一百零八剑。

八卦杆分大杆(技术套路称瞎子杆)、七星杆,一百零八杆实用杆(后有人将其改编成七个套路,共八路杆法)。

八卦棍只有一个转棍,技法与转枪技法相似,判官笔的技术套路为转笔,后改编成表演套路;其他兵器如风火轮、鹿角棒、鹿角楔,鹿角勾等没有转法单势:怀杖是宫廷巡更太监的随身兵器,仅有单势技法和击法,没有技术套路。

三、技法和击法的区别

(一)八大老势(掌)

八大老势(掌)是八卦掌的总体掌法。硬掌八大老势中,每势不但有掌法,还含有腿法、肘法和锤法。势中掌法以冲、点、削、砸、劈、穿、开、弹、截、挑、撩、缠、掩、豁、震、挂为主;柔掌均由掌法组成,不含腿法和锤法,基本掌法以推、托、代、领、掠、搬,撑、掩、掩、盖、掖、探、挤、塌为主 例如硬掌第一势,共有6个掌、腿的动作组成:①点子掌,②片旋掌,③冲掌,④豁掌,⑤反背腿,⑥平削掌 柔掌的第一掌称单换掌,内含4个动作掌法:①掩手掌,②单撑掌,③闪插掌,④穿手掌柔掌的势架以龙蹲势和虎坐势为主,弓步、马步、仆步为辅;硬掌的势架中龙蹲势、虎坐势、弓步势、马步势,仆步势,虚步势、丁步势和提步势的含量相对平均,其势架较柔掌丰富多彩总之,硬掌和柔掌的内含掌法有着根本的区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掌法体系。

(二)二十四势

传统的二十四势,在八卦掌的各派中都有,但是练法各异。

柔掌的二十四势是以八大老掌为掌法,按势架的高、中、低为三盘习练,合称二十四势。每势仍是八大母掌,动作、掌法、势架都没有任何变化。三盘标准为:身体自然直立,搭掌转圈习练称上盘八势;屈膝坐胯,搭掌转圈习练称中盘八势;屈膝下蹲,膝胯接近水平,搭掌转圈习练称下盘八势。

硬掌体系的二十四势是含在八大老势的掌法中的,每势中都含有上、中、下三盘掌势,并没有另外的掌法和掌势,仅为掌法势架的高低、掌法的位置而已。如开掌、弹掌等为上盘掌势;冲掌、压掌等为中盘掌势;仆步、搂掌和平插掌等为下盘掌势。

八卦掌经过多年的发展,二十四势也一改传统模式,另有了新的内容,称二十四小势:其掌法来源有二:一种是借鉴或生搬硬套其他派别的掌法拼凑而成;一种是利用六十四手改编而成借鉴掌法有二:其一是从八卦门内借鉴,当马维祺逝世后,其未入门的弟子墨盒刘带其风轮掌法投入程廷华的柔掌体系中,这是柔掌体系第一次增加掌法内容。学习了部分硬掌法的技术,如反背锤、闪穿掌等。其二是与形意、太极相互借鉴,如以大枪刘德宽为主改编的六十四手,其中并非全部是八卦掌的招法,但是却以八卦掌的风格特点出现。同时一部分弟子在下传掌法时,将其他拳法糅进掌法中。再如张兆东、李存义的下传人,创编出了形意八卦掌,改变了八卦掌原始的掌法技术。

前文已述,硬掌体系的二十四势是八大老势中的掌法,掌势中含有三盘掌法。现在看来,仅是理论上的说法并没有实际意义。当尹福一改传统师承掌法为小架子掌法下传给其门婿何金魁时,其掌法名称变成“掌”,总称六十四掌 当何金魁下传时就有了上、中、下三盘练法了,这是受柔掌三盘练法的影响所致(何金魁原是程廷华的入门弟子,投入尹福门下学艺后,被尹福纳为门婿)所以,小架六十四掌讲三盘功架,按硬掌的风格特点及掌法而习练上盘者居多,中盘有之,下盘功架少见。这种功法仅在何金魁下传体系中流行,其他派别仍按传统的二十四势习练总之,二卜四势在硬掌体系中指的是:势中的具体掌法有高。中、低三盘之分;柔掌体系中指的是:掌法习练时势架的高、中、低之分。两者是掌法的高低和势架功法的区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