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孩子发散性思维的发展(1 / 2)

加入书签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指一种从一点向四周辐射,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特点是:有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求异和创新。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答案或方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养成幼儿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有利于孩子长大后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 例

村里两个壮汉发生了争执,都称自己更强壮、更结实,但又没有秤可以称一下他们哪个更重,于是两个人越争吵,彼此越是不服气。旁边围着不少人看热闹,忽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说:“要比比你们谁更重,这有什么难的。我就可以做到。”

大伙儿一瞧,原来是村里给李财主放牛的牧童小哥儿李环。大家一看是他,顿时叫起好来。原来这李环是附近村庄出了名的聪明娃娃,他说能做到,肯定是想到什么好点子了。

大家跟着李环来到村边的打谷场,只见李环抱来一块长长的木板,放到石碾子上。木板正中搁在碾子上,正好保持平衡。大伙一看,都明白了。果然,两个壮汉各自站在木板两头,不一会儿,木板有一头翘起,一头沉了下去。谁轻谁重,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故事中的牧童,采取的就是发散性的思维方式,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按通常思维,要量重,就得有秤,没有秤就没法量了。但儿童游戏的天性及玩跷跷板的经历让这个小牧童联想起了这个法子。很多时候,越复杂的问题,往往解决的办法越是最简单的。当然,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有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发散性思维是可以由训练和培养获得,比如平时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物多用”的游戏,促进他的思维发展。在训练孩子发散性思维的时候,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 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

面对孩子有创新意识的尝试,即使是有缺点的,尝试是失败的,也应宽容、理解,并通过帮助、启发,给予幼儿继续探究的信心和机会。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提炼生活中的经验,概括事物的内在联系,这样可以促使孩子触发联想,产生连接,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2 一问多答,多提开放式问题

所谓“一问多答”,就是说提一些有多种不固定答案的问题。如:“树长大了可以干什么?”“水里除了小鱼还有什么?”等等,充分调动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