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剿匪二(2 / 2)
“梅建鑫官至侍郎,乃朝廷二品官员,奉的是朕的旨意,身后代表的是朝廷,安抚的是大雍的臣民,他知道他一言一行代表了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既然他铁定发生了叛乱之举,就绝不可能再犯了失误失察之过。况且溶水叛乱之事早已在京中传开,建康城外,方圆百里,只怕早已传遍此消息。现在,千百只眼睛盯着朝廷,这些眼睛不仅有臣子的,还有百姓们的,他们在乎的是朝廷会如何保证他们的安定,他们要的是朝廷的保护,所以朝廷就必须给他们想要的保护。所以,这贼匪不管是谁,官也好,民也好,盗贼也罢,必须剿,只能剿。”
皇者脸上的温和神情一分一分转冷,带着不容人违抗的皇者霸气,他一字一字说得极慢,最终把话一顿,只拿着一双幽邃的眸子看定了夏子晏。
夏子晏跪立地上,安静聆听着。耳边,是夏昊未停歇的话语仍旧继续在殿中传响,“身处高位,当有怜悯百姓之心。但若百姓无知,成为刁民,唯有冷厉手段,才降得住。国泰民安,唯有舍弃坍塌的建筑后,再重建,绝不可以直接在残垣断壁上继续重建。所以,你要明白,一件事情,虽然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但结果已经无法逆转时,过程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似乎是感觉自己的语气过于阴冷,这名皇者终于放缓了语气,笑了一声,淡淡的解释道,“一旦人的心里生出某个念头,就很容易忘却。他们既然有过反意,日后很难再愿意规规矩矩,该平乱而不为,便是大祸之源。子晏啊,你年少时出宫到皇陵为你母亲守孝,久不在宫中,很多道理你不知道,知道也未必懂得如何做才是最好,但是却不能不谨记在心。”
夏子晏听过夏昊这样的声音,记得那时母亲仍在世,他晨起告别母亲去尚书房读书,寒冬腊月,窗外风声呼啸,尚书房里暖气熏得人浑身闷暖,睡意催生,直至下课时人仍旧感觉昏昏糊糊,当他走出尚书房,迎面寒风冷冽如刀,但令他瞬间清醒的不是这一道寒风,而是无意看到的九丈台阶下那远远的一缕芳色,纵然承落一片白雪,他仍一眼就看出跪在台阶前的是自己的母亲。几名太监袖手冷冷而立,他知道这些太监不会让自己靠近母亲,也知道自己没有本事能让母亲离开这样寒冷的地方,他悄无声息的在母亲身后的不远处陪同跪立。那日,等他冻得浑身僵硬失去意识后醒来,发现自己已不知何时被人移到暖阁里,葛公公正端着一碗姜汤一口一口的灌入自己口中,是那样辛辣辛辣的甜,能感觉它从喉咙里一路流淌直至肚里,使人的身子慢慢的暖了起来。暖阁外,能听到夏昊用温暖闲适的声音在同母亲说话,可说出来那些话语,却将母亲平静的面容瞬间毁成凄冷神色。可惜当年太过年幼,记忆遥远模糊,忘记父皇到底说了些什么,但如今,此时此刻,他跨过岁月的长河,将记忆力的残余片段一一挥开,努力咽下涌上喉中的话语,用尽生平以来最诚恳的语气答允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教诲。”
夏昊点了点头,“嗯”了一声,似乎很是满意,扬扬手道,“你既然有心要为父皇分忧,那天山之行就不可再拖了,你之前受到的委屈,是你母妃做得不好,朕已经罚她禁足反省了,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吧。”
夏子晏知道夏昊话中提到的母妃指的是谁,自然不是自己的母亲,但是他仍得恭恭敬敬的用这个称呼去称呼这个女人。即便心里略有抵触,他还是俯首领命,而后告退离去。他前脚刚出了宫殿,身影在刚一合上的殿门外消失,空寂的殿中,夏昊却突然开口,道,“你现下可知道你母妃被贬的缘由了?”
↑返回顶部↑